国际投资者对哪个国家最感兴趣,或许从全球金融信息提供商的业务扩张版图里反应的最为直观。
彭博有限合伙企业董事长高逸雅(Peter Grauer)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过去三年里,其对中国的投入翻了一番,中国已经成为彭博增长最快的市场。全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他们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
而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改革,市场透明度的提升,越来越国际化的人民币……这一切都是给以投资者信心的源泉。
![]()
中国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
高逸雅认为,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动力,人民币不论是作为贸易还是投资,潜力巨大。IMF将其纳入SDR,可以认为是管理世界经济进程的一次迈进。而中国也需要抓住加入这一契机加快改革进程。
2015年人民币获得IMF的批准正式加入SDR,并将在今年9月正式生效。在此期间,SDR用户将计划如何构建货币篮子,尤其是加入新货币后重新平衡资产组合。
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加大。如何看待这种波动,它是否会撼动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
高逸雅对本报记者表示,IMF调整SDR这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2.5%左右,而对比其他主要货币的波幅,这一贬值几乎微不足道。实际上,SDR篮子里主要的货币一直在波动,不论是美元对日元、美元对欧元、日元对欧元,其波幅要比人民币大得多,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因此,我们要看某一货币在一个持续时间段里的波动,而短期的波动并不值得过渡担忧。
“大多数跨境投资者都是做长期考虑的,他们的决策能够部分解释市场的波动行为,既然在市场中,就要习惯这些波动和持续地投资。”高逸雅对本报记者称。
在“811”汇改以及后来汇率的持续波动中,中国央行与市场的沟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汇改后一段时间,市场却对央行的预期管理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今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就曾指出,中国央行目前存在市场沟通问题,未做好预期管理。
对此,高逸雅表示,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是世界上最好的央行之一,行长周小川也做了非常了不起的工作。大约2年前,周小川与拉加德单独会晤,表达了人民币加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篮子的意愿,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央行取得的进步、采取的各种措施看,其表现是非常出色的。
他认为,在去年的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过程中,可以看到,央行已经开始跟市场沟通,并大大增加了透明度。虽然还在初始阶段,但中国央行已经作出的举措,世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随着时间推进,中国央行和市场的沟通会越来越有效,我们将看到市场会有可喜的变化,沟通的努力是值得的。”高逸雅对本报表示。
他在参加“SDR时期的人民币国际化”分组讨论中指出,中国的汇率政策正在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转型,希望让市场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在多年的严格管控之后放手,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毫无疑问会在一段时间内增加不确定性。目前中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人民币加入SDR的机会,加快改革进程。
国际投资者聚焦中国
在高逸雅看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对跨境投资者和跨国企业来说,必须是投资版图的一部分。
彭博作为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在过去三年里,对中国的投入已经翻了一番。彭博在200多个国家中有327000个订户,“他们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
“国际投资者们和跨国企业们都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保持6.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这是很重要的指标。”高逸雅告诉本报。
不仅如此,金融市场的持续改革,市场透明度提升,服务经济拉动经济转型等,这些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开始提及,到“十三五”规划中更加突出,而这些因素都给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信心。在这些境外投资人看来,中国具备他们投入大量资本的理想环境。
2015年,央行进一步开放银行间市场,引入更多的境外投资者。这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高逸雅认为,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好的信号。“随着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中国的金融系统会变得更强健。中国的职能部门包括央行已经作出规划,来逐步实现未来的目标,目前来看已经相当不错了。”
彭博中国总裁黄仪全告诉本报:“全球资本流动还是为了寻求更高回报,也要基于一定风险,只要在某个市场扣除汇率因素的回报比其他地方更高,全球投资者的兴趣其实是持续增长的。当然怎么去投资一个新的市场也需要一点时间。”
但是,高逸雅认为,中国也需要为迎接境外投资者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市场透明度,这样不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市场才会有更多的流动性和信心。
高逸雅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如今已经成为彭博增长最快的市场,希望未来继续如此。中国的未来将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来源:一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