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过快上涨不符合国家利益,炒作大宗商品也一样。所以,估计会有更多资金转向挖掘A股市场的机会。
最近这一轮大宗商品的上涨行情,涨速较快,涨幅也不小。其实,无论参与者还是围观者,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行情还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幅度能有多大。毕竟多头积累了不小的利润,随时会出现价格上的动荡。
从基本面看,除了贵金属以及金属锌,供应量比较有限,其它的绝大部分大宗商品,假以时日,供应量一定会上来的。所以,多头心里其实也不踏实。
相比之下,贵金属的长线基本面还算比较靠谱,它们的供应量比较有限,而需求弹性很大。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业时间较长的专业人士,对通胀的苗头非常敏感。在债市已经持续走高两三年的背景下,对通胀前景的判断真是一个重要课题。以前主要是日本的债务化程度高;现在各个国家的债务化程度都比十年前高多了。高负债的局面,最怕利率走高。不过,我觉得两三年内,通胀的问题不大。
房价过快上涨不符合国家利益,炒作大宗商品也一样。所以,估计会有更多的资金转向挖掘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引导资金进入股市,留在股市,通过融资引导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假设前景。
如果希望引导资金留在股市,其前提就是让投资者有合理的正收益。为此,上证指数回到熔断之前的水平,这是迟早的事。这也是提高A股吸引力的第一步。
这就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现在A股里头有没有一些板块具备长期投资的潜力?
浏览半年报和第三季度报告之后,我觉得值得长期投资的板块是有的,而且还算比较容易识别。首先,看看医药医疗板块。这个板块在我们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还能够维持平均10%几的增长率。行业增速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1到2倍。不少医药医疗企业是营收、利润、ROE、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几乎同步增长。更重要的是,有相当部分的医药公司已经连续增长了三年,甚至五年。
目前医药医疗板块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了两百家,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5%,成为超过银行业的第二大板块。医药医疗行业的增长,反映了老龄化进程带来的需求增长。这种增长的需求是带有刚性的。在GDP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哪个行业是真正的景气,其投资潜力和前景的确定性就一目了然了。这样的行业自然能够给长线投资者带来回报。
第二个板块是家电和家居等可选消费品,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有关的行业。这些板块也是持续的增长,而且财务指标普遍都挺不错的。
此前我认为这样的行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担心因为人力成本压力比较大,会削弱资本收益率,所以忽视了相关行业的成长潜力。现在看来是过虑了。
家电和家居制造业的增长,说明这些行业虽然贴不上什么高科技标签,却能够有效地吸收消化土地、人力等重要生产要素成本提升的压力。提醒人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评估中国的制造业。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的潜力和活力,可能被低估了。限制“三公消费”之后,个人消费正在逐步填补高端白酒、部分奢侈品市场出现的断层。
第三个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二胎的生育。目前,在不少城市医院里,产科的床位增加了一倍,这还有些供不应求。而且今年开始生二胎的家庭往往是行政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家庭,他们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对生活的品质有较高要求。在怀二胎之后,这些家庭的食品、保健需求会增加。然后就会发现,需要更大的房子了;原来的小轿车也坐不下了,家里需要换7座以上的汽车;接下来对幼教的需求也会增加。一些与生育保健、婴幼儿保健有关的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已经明显增长。
过去两三年,投资者受困于各种产能过剩、在经济领域找不到新增长点和新需求。现在,生育二胎将给不同领域先后带来边际变量,值得期待。以深圳为例,2015年有20万新生儿;按照目前医院里妇产科的繁忙程度,今年深圳新生儿的人数可能明显增加,估计超过25万人出生,平均每天近800人出生。
随着上证指数逐步走稳走好,市场内部还会出现更多的正反馈效应。具备三个以上有投资获利潜力的板块或主题,股市就可能留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股市对资本的吸引力增加,大宗商品和房地产市场会更平稳一些,我们的经济和市场才会健康一些。(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