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达预计,尽管中国实施资本管制、外国对中国投资也越来越警惕,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依然可达2.5万亿美元。
最新研究显示,尽管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中国对外投资在未来10年依然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的高水平。这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年度对外投资总额超过2016年(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打压“非理性”对外投资之前)创下的纪录将是家常便饭。
年利达国际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的报告指出,除受到北京方面资本管制的制约之外,中国的投资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也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审视。上周四,白宫笼统地表示将对中国在敏感行业的对美投资加以限制。
“去年,我们描述了监管部门和政府关注的范围延伸到‘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我们现在看到,对那些业务涉及重要数据或网络安全的企业的投资,引起了额外的担忧,”这份报告称。
但报告作者预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BRI)将成为推动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倡议”是建造连接起中国和发展中世界的基础设施的远大计划。
总体而言,年利达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总额将达1.5万亿至2.5万亿美元。年利达援引彭博(Bloomberg)的数据称,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720亿美元,低于2016年227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但仍是有纪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中国国际收支数据显示出来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降幅更为剧烈,从2016年的2170亿美元下降至去年的1010亿美元。
随着外国政府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潜在收购方必须通过提高透明度来适应这一状况。该报告提到了安邦保险集团(Anbang Insurance Group)和海航集团(HNA Group)等民营集团遇到的一些问题——它们因自身股权结构不透明而遭遇了多起交易失败。
“中国收购方给外界留下的其所有者结构可能不透明的印象,可能会让这些收购方受到伤害,这种印象会让监管机构和卖家对于来自此类收购方的投资不那么放心,”年利达说。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政府向外界明确监管机构愿意批准的是哪类交易,对帮助中国企业成功达成交易将是至关重要的。过去一年,在中国政府打压对外收购的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竞购者能否兑现承诺的担忧有所上升。
但是,在中国当局数月非正式、不成文的“窗口指导”之后,中国国务院去年年底发布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列出了鼓励和不鼓励的投资类别。
该指针欢迎符合中国产业政策目标的投资,比如收购先进技术和消费品牌,而不鼓励豪华房地产、娱乐和体育投资。
中国对外投资在发布这一指针之前的去年下半年就重新活跃起来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有企业推动的。相比之下,在2016年,对外投资的领头者是安邦和万达集团(Dalian Wanda)等民营企业。
作为一家从跨国并购中赚取费用的律所,年利达有动机对未来的并购交易持乐观态度。但是,其他分析人士也对中国的并购规模继续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
“长期而言,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可能会上升,因为中国当局可能会支持让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和战略资产的海外收购,”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驻北京的助理分析师Flora Zhu在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