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在经历英国退欧公投震荡后,一直处在对不确定性的恐慌中。近期虽然恐慌情绪有所缓和,但是欧洲银行业等其他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华尔街见闻7月初再次对复星集团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复星资产管理公司CEO韩同利进行采访,为读者探讨全球市场的风险状况和新的机遇。
韩同利表示,接下来全球各大央行仍会继续宽松政策,但是否能有成效存疑。与此同时,韩同利指出接下来意大利会是新的风险焦点, 可能会引发更大面积的欧洲政治和经济危机。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度乐观,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今年年初,韩同利表示看好中国房地产、黄金价格和其相关行业、巴西和俄罗斯等本币国债、欧美投资级国债和公司债、日元和欧元兑美元汇率等。到4月,他强调2016年“最靠谱的投资就是黄金”,并且预测“油价很难突破50美元每桶“,在本次访谈中,他仍然延续了对这两个领域的分析逻辑,并分享了他对全球市场的最新看法。
以下是本次访谈全文:
华尔街见闻:您怎么看现在局势下欧洲,乃至全球的风险和新的机遇?
韩同利:首先,不论从全球经济的内在联系还是从金融市场的当前格局来讲,都是非常负面的。市场不确定性导致各类风险资产遭到抛售,而各类避险资产如日元、美国国债、黄金等都会继续受到追捧。所以说从市场自身的机制上来看影响是很负面的。但同时,要留意现在市场还有一个对手盘,那就是政府,政府有两张牌可以打:第一是以法律和程序为由,无限拖延脱欧的实施进度;第二是通过财政宽松(如减税或加大政府支出)提振市场信心。
目前来看,市场的风险仓位(尤其是美国股票的仓位)仍然很高,很脆弱;但同时,还需要持续观察政府能够采取的财政宽松措施。货币宽松应该也会有,但是我怀疑货币政策是否还会有任何效果。
就像在英国退欧公投后市场所反映出来的,市场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我相信在11月份之前,全球市场都会处在这种“去风险、去杠杆”的状态下。
目前欧洲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聚焦在意大利。一是10月份的政治改革公投。现任总理伦奇在任内推动了一些改革,解决了意大利劳动力市场僵化等痼疾,但是因意大利政治体系效率问题严重而使得很多改革计划无法施展。如果改革公投失败,他很可能辞职,那么意大利就很可能会重新回到贝卢斯科尼时代的乱象。二是意大利银行坏账率高达17%以上,达3600多亿欧元。根据欧盟法规,政府和纳税人只有在银行的债权人、甚至是10万以上的储户先承担损失之后才能出手救助银行。我认为问题在于,银行信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如果按照欧盟法规办的话,我是非常担忧触发系统性风险的。
有人担心意大利最终会绕过欧盟的上述规则,直接由政府出手救助银行。但如果这样,这会激起西欧北欧富裕国家选民的更普遍的强烈不满,那么英国之后就更可能引发“脱欧”的连锁反应,带来的就更是系统性风险。所以目前意大利的坏账如何处置是个僵局,不论进还是退,都很可能引爆欧洲乃至全球的系统性风险。
长期来看,当前市场也会给一些特定的欧洲长期投资带来机会。比如说欧洲银行贷款市场,目前欧洲银行业普遍处于资本不足的状态,银行缩表的压力很大,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将会首先缩减银行资本金效率低的资产,比如银行贷款。因此接下来欧洲的直接贷款市场会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是一种结构性投资机遇,使得投资欧洲直接贷款的“风险回报比”将特别有吸引力。再比如,欧洲内部还是有一些体质非常健康的公司的,例如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银行就值得我们利用当前泥沙俱下的市场去寻找长期投资机会。
华尔街见闻:英镑汇率已经由脱欧前1.49快速下跌到现在的1.35以下,很多人认为抄底的时候到了,您怎么看?
韩同利:的确有人现在会去着急抄底英镑,但我认为在11月份之前还是应该保持谨慎态度。这是因为:
第一,英国的新首相11月才就职,同时意大利改革公投(可能会引发更大面积的欧洲政治和经济危机)会在10月份,美国大选在11月份。英镑是个pro-risk currency,因此在11月份之前世界经济、政治都还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英镑很可能保持弱势;
第二,英国的“国际投资净仓位”值很负,也就是说英镑对全球的金融环境很敏感,因而是一个较为波动和脆弱的货币;
第三,现在对英国最有利的一个发展就是财政大臣奥斯本在讲的“减税计划”,如果真能实现的话,那么英国会对全球资本产生磁吸效应。但是,减税兹事体大,需要国会、议院、首相、反对党等各方政治势力妥协和背书,这在新首相11月份上台之前很难明确下来;而且奥斯本的计划是在2020年前减税5个百分点,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
华尔街见闻:您认为在后退欧公投时期,欧洲央行的政策导向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韩同利:我认为接下来欧洲央行肯定将继续宽松政策,一是增大量化宽松,二是继续降息,但我个人不大看好其效果。
从扩大量化宽松来说,欧洲央行实际上已经买无可买。根据欧盟法规对于量化宽松的规定,欧洲央行持有债券的总额不能超过总流通量的三分之一,这也是央行行长德拉吉今年把QE购买范围扩大到企业债券的原因。如继续扩大宽松范围,则实际上面临买无可买的尴尬。
第二就是继续降息,向更加负的方向降。我个人认为这实际上会导致货币紧缩,而不是货币扩张。我在之前的访谈中也提到,为什么欧洲和日本央行放松了货币政策,欧元日元反而走强,实际上就是因为“流动性陷阱”。另外,负利率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传统商业模式来说是空前挑战,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保险公司,甚至是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都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欧洲的银行业面临的困境,类似德银的亏损,还有整个商业银行业的资本金不足的状态,实质上都有负利率造成的原因。货币政策无度的扩张,最后就会发生质变而导致货币紧缩,这的确有些讽刺。
华尔街见闻:您认为美联储接下来的动向会怎样?
韩同利:相比较其他央行,美联储的政策选择空间是最大的。如果有需要,美联储可以进一步降息,或者可以继续扩张其资产负债表,其扩张货币供给的效果要比欧洲日本好得多。全球金融和贸易依然是以美元为主导的,美联储所受到的制度限制也没有欧洲央行那么严格。
华尔街见闻:也是基于全球动荡的局势,很多资金涌入了国内的债市,这个方面您有什么看法呢?
韩同利:对利率债来讲,当前的收益率曲线已经非常平缓,意味着人民币债券利率能否继续走低完全依赖于央行会否及何时降息。我认为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三季度人民币债券价格的上行空间会非常有限, 在再次降息前基本是会维持窄幅波动。而对信用债、企业债来说,我认为目前还在去产能和破刚兑的过程中,投资风险很大。
长期来看,中国政府的动员能力比较强,因此中国很难出现“流动性陷阱”,或者是通缩的问题。
华尔街见闻:一段时间以来,大宗商品的情况非常受关注,您观察现在油价是不是见顶了?
韩同利:上次我也提到,油价超过50美元/桶是非常难的。背后逻辑是,美国大多数页岩油生产商的完全成本已经降低到45-50美元/桶这个区间了,因此油价一旦超过50美元,生产商即会卖出石油期货来对冲产量,所以油价超过50美元/桶是很困难的。
另外,前段时间石油价格上扬,其实是受到了“未意识到的未知风险“事件的影响的结果(这类风险我们郭总叫它”只有天知道的风险”,是投资者无法预判的)。一是加拿大的山火,使得加拿大的产量下降了大约100万桶/天。二是尼日利亚的恐怖袭击,影响了尼日利亚60万桶/天的石油正常生产和出口。三是中国的因素。今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从去年的500万桶/天猛增至800万桶/天,其中部分原因是利用油价低迷补充我国战略储备。但我们估计中国的石油储备的容量不大了,中期来看这个进口量肯定无法持续,市场早晚会有反应。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还有一点是季节性因素,夏季是美国石油消费较高的季节,导致库存下降。
上述使得石油价格暂时上涨的原因都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因素都会慢慢消失,我相信石油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市场预期那么大那么快的改善。因此对于油价我并没有那么乐观,我认为很快就将回落到40美元/桶上下。
华尔街见闻:您对现在的黄金行情怎么看?
韩同利:我今年一直是非常看好黄金的,我们也一直在加仓黄金的股票和债券。从金矿指数来看,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翻了一倍。金矿开采商的股票和债券的涨幅也很大,我认为也是有投资价值的。
从黄金投机仓位来看,目前是历史最高。在正常市场情况下现在应该全部获利了结,但我认为现在是“非正常情况”,黄金还是应该继续持有。
上涨的原因还是以下三点,一是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宽松预期;二是全球“黑天鹅”风险上升,导致黄金避险价值提高;三是全球投资者对于纸币体系的信任危机,这可以从过去12个月比特币价格上涨了超过150%这个现象中观察到。
华尔街见闻:您近期在关注哪些方面的市场?
韩同利:我想说一下美国股票,我认为美国股票已经没有长期投资价值了,因为估值太高。按照我的模型计算,以五年为投资周期来看,美国股票未来五年的年平均回报率是2.4%,这和10年期投资级美元债的收益率几乎持平。相同收益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肯定会优先选择投资高评级级美元债。
现在市场上普遍认为美国债券市场,尤其是投资级债券市场有泡沫,我认为美国股票的泡沫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美国股票是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目前无论是全球的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我觉得对风险资产都是非常负面的。
华尔街见闻:您对于投资者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韩同利:我认为第三季度全球市场应该是“去风险、去杠杆”的。回顾今年一季度1月份的全球抛售,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出于对欧洲金融体系的担心。第二,石油价格暴跌,导致石油生产国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大量赎回欧美股市投资。第三是人民币贬值,虽然贬值幅度不大,但给全球市场风险情绪带来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
之所以回顾此前1月份的抛售,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即将具备1月份市场抛售的以上所有三条原因。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市场有点过分的自信,尤其是美国股市又重新上涨,VIX恐慌指数重新回落基本上已经回到了退欧公投以前的水平,我觉得市场在风险仓位上还是没有调整到位。
最后,我之前讲过的年初应该重点布局的几个投资方向,大多数策略应该于近期获利了结了,但是只有黄金和其相关行业除外。在11月以前,我觉得全球市场最靠谱的投资仍然是黄金!
附:
![]()
(来源:华尔街见闻网)